養老投資
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,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、企業/職業年金、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|
---|
近日,央行宣布決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.5個百分點(不含已執行5%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),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,部分將用于置換MLF和彌補稅期流動性缺口。本次下調后,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.9%。
圖片來源:中國人民銀行官網
為何許多分析人士形容此次降準“超出預期”?降準背后有何深意?降準對股市的影響幾何?且聽分解:
決策層首次提及“降準”是在7月7日召開的國常會上。會議決定:“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、增強有效性,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,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,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。”
7月7日提及降準,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。因為在更早以前,貨幣政策的口徑大多是“不會發生急轉彎”,很多市場人士甚至擔憂貨幣政策是否會很快收緊,從整體基調來看,市場普遍認為貨幣政策可能較為偏緊。
國常會之后,市場對降準有了心理上的預期,但更多人認為,從歷次國常會對于降準的表態看,國常會提到降準并不一定意味著降準政策會很快落地。此次從國常會提及降準到央行宣布降準,時間間隔僅為2天,與歷次相比速度偏快。
圖片來源:wind
此前,對于此次降準的方式,業內普遍更傾向于定向降準,可能會“通過結構性降準釋放長期限、低成本資金”。但事實證明,本次降準是一次全面的降準,比此前很多機構所預期的力度要更大一些。
降準背后有何深意?從會議精神來看,我們試圖做出分析:
最近一段時間,大宗商品漲價對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了較大的經營壓力。PPI和CPI的剪刀差不斷擴大,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制造業企業的利潤,很多企業被迫砍單、甚至停產。當然,這樣的影響主要集中于產業鏈的中游和下游端。在原材料漲價的情況下,上游企業可能會過得相對滋潤。
此次全面降準,直接目標是為了引導銀行的信貸資金更多流向規模較小的中、下游企業,打通小微企業的銀行信貸渠道。站在資本市場角度,一些小市值個股的基本面可能因此而改善。
從更深遠層面來看,此次降準實際上在某種意義上打開了我國的貨幣政策空間。為什么說貨幣政策空間被打開?這就不得不說到今年全球的流動性環境。美聯儲有可能在今年8月或9月開始討論縮減購債即削減量化寬松。在這樣的預期下,全球大多數經濟體可能面臨被迫收緊貨幣流動性壓力,因此很多新興市場已經開始進行加息操作。
央行在此時降準,讓我們欣喜地看到,中國的貨幣政策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獨立于美國的貨幣政策周期,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接受“美國在收緊貨幣,而我們可以保持貨幣政策的靈活性”,這將為后續的貨幣政策打開更多的想象空間。
我們預測,此次降準過后,后續貨幣政策仍存在一定的調整空間。因為我國的貨幣政策一直是比較克制的,即使是在疫情期間,中國也沒有像美國或歐洲各國、日本一樣進行“放水”,而且距離上次定向降準已經過去了15個月,因此我們的貨幣政策相對是更有的放矢的。
當然,全面降準并不意味著“大水漫灌”。央行原文表述是:“中國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、有效性,不搞大水漫灌,而是精準發力,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。” 此次降準釋放的1萬億資金,一部分將用于償還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。事實上,7月15號和8月17號,就有兩筆MLF即將到期,先前從央行投放到商業銀行的貨幣即將再次回到央行,兩筆到期的資金分別是4000億和7000億。也就是說,此次降準釋放的一萬億貨幣,有可能會被兩次MLF的回收而對沖掉大部分。
要說降準后可能出現的“最大贏家”,當屬中小盤股。我們分析,中小盤股尤其是風格更偏向成長的中小盤股或迎來機會,它們的盈利可能會在未來得到一定改善。
全面降準有利于改善企業盈利和提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。從信貸資金角度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,有利于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。降準釋放的資金流向企業,企業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后,就有希望繼續做大做強,其股票的價格也更有可能上漲。
我們預測,降準一定程度上利好股市,而且相對更利好偏成長風格。后市可能會繼續演繹結構性上漲的行情,上證指數預計呈現出在小區間內震蕩的走勢,投資者可抓住其中的結構性機會。
不過,從歷史經驗來看,降準和股市之間并不是完全正向的對應關系。降準政策發布之后,股市大概率不會普漲,而是有的板塊漲,有的板塊跌。歸根結底,打鐵還需自身硬。良好的行業景氣度、強勁的公司盈利能力、市場競爭力和合理的估值水平,才是可能獲得超額收益的先決條件。
我們建議,投資者應避免被短期市場波動的“噪聲”牽引,學會回歸基本面分析而考量行業的景氣度和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,找到心中的好公司后,也要考慮其估值是否在自己能夠承受的安全邊際范圍之內。
為什么說此次降準“超出預期”?將如何影響股市
2021-07-19 來源:嘉實財富 關鍵詞: 基金 投資 理財
為何許多分析人士形容此次降準“超出預期”?降準背后有何深意?降準對股市的影響幾何?
近日,央行宣布決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.5個百分點(不含已執行5%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),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,部分將用于置換MLF和彌補稅期流動性缺口。本次下調后,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.9%。
圖片來源:中國人民銀行官網
為何許多分析人士形容此次降準“超出預期”?降準背后有何深意?降準對股市的影響幾何?且聽分解:
決策層首次提及“降準”是在7月7日召開的國常會上。會議決定:“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、增強有效性,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,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,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。”
7月7日提及降準,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。因為在更早以前,貨幣政策的口徑大多是“不會發生急轉彎”,很多市場人士甚至擔憂貨幣政策是否會很快收緊,從整體基調來看,市場普遍認為貨幣政策可能較為偏緊。
國常會之后,市場對降準有了心理上的預期,但更多人認為,從歷次國常會對于降準的表態看,國常會提到降準并不一定意味著降準政策會很快落地。此次從國常會提及降準到央行宣布降準,時間間隔僅為2天,與歷次相比速度偏快。
圖片來源:wind
此前,對于此次降準的方式,業內普遍更傾向于定向降準,可能會“通過結構性降準釋放長期限、低成本資金”。但事實證明,本次降準是一次全面的降準,比此前很多機構所預期的力度要更大一些。
降準背后有何深意?從會議精神來看,我們試圖做出分析:
最近一段時間,大宗商品漲價對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了較大的經營壓力。PPI和CPI的剪刀差不斷擴大,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制造業企業的利潤,很多企業被迫砍單、甚至停產。當然,這樣的影響主要集中于產業鏈的中游和下游端。在原材料漲價的情況下,上游企業可能會過得相對滋潤。
此次全面降準,直接目標是為了引導銀行的信貸資金更多流向規模較小的中、下游企業,打通小微企業的銀行信貸渠道。站在資本市場角度,一些小市值個股的基本面可能因此而改善。
從更深遠層面來看,此次降準實際上在某種意義上打開了我國的貨幣政策空間。為什么說貨幣政策空間被打開?這就不得不說到今年全球的流動性環境。美聯儲有可能在今年8月或9月開始討論縮減購債即削減量化寬松。在這樣的預期下,全球大多數經濟體可能面臨被迫收緊貨幣流動性壓力,因此很多新興市場已經開始進行加息操作。
央行在此時降準,讓我們欣喜地看到,中國的貨幣政策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獨立于美國的貨幣政策周期,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接受“美國在收緊貨幣,而我們可以保持貨幣政策的靈活性”,這將為后續的貨幣政策打開更多的想象空間。
我們預測,此次降準過后,后續貨幣政策仍存在一定的調整空間。因為我國的貨幣政策一直是比較克制的,即使是在疫情期間,中國也沒有像美國或歐洲各國、日本一樣進行“放水”,而且距離上次定向降準已經過去了15個月,因此我們的貨幣政策相對是更有的放矢的。
當然,全面降準并不意味著“大水漫灌”。央行原文表述是:“中國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、有效性,不搞大水漫灌,而是精準發力,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。” 此次降準釋放的1萬億資金,一部分將用于償還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。事實上,7月15號和8月17號,就有兩筆MLF即將到期,先前從央行投放到商業銀行的貨幣即將再次回到央行,兩筆到期的資金分別是4000億和7000億。也就是說,此次降準釋放的一萬億貨幣,有可能會被兩次MLF的回收而對沖掉大部分。
要說降準后可能出現的“最大贏家”,當屬中小盤股。我們分析,中小盤股尤其是風格更偏向成長的中小盤股或迎來機會,它們的盈利可能會在未來得到一定改善。
全面降準有利于改善企業盈利和提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。從信貸資金角度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,有利于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。降準釋放的資金流向企業,企業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后,就有希望繼續做大做強,其股票的價格也更有可能上漲。
我們預測,降準一定程度上利好股市,而且相對更利好偏成長風格。后市可能會繼續演繹結構性上漲的行情,上證指數預計呈現出在小區間內震蕩的走勢,投資者可抓住其中的結構性機會。
不過,從歷史經驗來看,降準和股市之間并不是完全正向的對應關系。降準政策發布之后,股市大概率不會普漲,而是有的板塊漲,有的板塊跌。歸根結底,打鐵還需自身硬。良好的行業景氣度、強勁的公司盈利能力、市場競爭力和合理的估值水平,才是可能獲得超額收益的先決條件。
我們建議,投資者應避免被短期市場波動的“噪聲”牽引,學會回歸基本面分析而考量行業的景氣度和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,找到心中的好公司后,也要考慮其估值是否在自己能夠承受的安全邊際范圍之內。